北京男子乘網約車,提出開空調,被司機拒絕,雙方發(fā)生爭執(zhí),乘客被司機趕下車。
目前看到的是輿論一邊倒譴責司機的所作所為,我倒有點想法說說提供給諸位參考,看看大家意見。首先乘客乘坐的是網約車,網約車也分成快車、專車、順風車,這里最不值錢的駕車司機就是順風車司機,快車也好不到哪里去,只有專車要比打的貴一些。
以前網絡平臺競爭慘烈的時候,滴滴、滴答、花小豬平臺給司機鼓勵的獎金特別多,那時候還真有司機每月賺一兩萬的時候。
滴滴最火爆的時候,全國有幾百萬司機順路使用滴滴,賺點辛苦錢,后來滴滴受懲罰,蘋果系統(tǒng)都找不到哪里去下載了,滴滴平臺即使在安卓平臺找到了,司機得到的費用比當初急速下降,甚至比當年的小弟滴答價格還低出10%。
以前國內92號汽油價大致在5-6元之間波動,駕車司機雖然疲勞,順風車司機按照1.2元1/公里收費,做網約車司機仍有錢賺。如今國內油價上漲,每升9元多,跑網約車順風車司機賺錢的可能性太低了,滿打滿算,每天工作10小時,每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元,剛剛夠基礎謀生的。
這位乘客要求使用空調是合理要求,但是雙方肯定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,乘客說話方式不討司機理解和喜歡,司機一怒之下,將乘客趕下汽車,
“我不要錢了,我也不拉你這種嘴不浪幾的大爺”!
目前看來,按照相關法規(guī),網約車司機肯定是要接受懲罰了,但是低廉的價格,乘客的態(tài)度惡劣,司機也應得到相應的理解。
你坐低廉航班,空姐連面包渣子都不給乘客,買瓶易拉罐,價格比飯店價格還要高,也沒見哪位乘客抱怨,你坐網約車,本身價格就比打的便宜,乘客為什么就可以提出多種多樣的附加要求呢,難道司機能忍住天熱,乘客卻要求額外服務呢?
]]>